华罗庚是什么家,一心为人民,慷慨掷此身

灵异网 自然之谜 2024-04-15 04:24:30

要说我们这代中国人心目中的数学家,陈景润的知名度可以排第二,而排第一的无疑便是华罗庚。但恐怕,华罗庚的故事你知道的不多,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华罗庚的故事。

1.png

华罗庚数学家,一心为人民,慷慨掷此身

1910年11月12日,江苏金坛县的华老祥他媳妇儿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,中年得子的华老祥欣喜若狂,他把儿子报过来往一个空箩筐里一放,说道:进箩筐里辟邪,同庚百岁,就叫华罗庚吧。

据说,华罗庚小时候是典型的熊孩子,而且还有点呆头呆脑,于是就得了个外号叫“罗呆子”。1922年,12岁的罗呆子来到金坛县立初中读书,此时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学渣,语文数学没一个能拿的出手的。但到了初二的时候,罗呆子突然就开窍了,刹那间就放出了耀眼的光芒。幸运的是,他的锋芒刚一闪烁,就被数学老师发现了,而这位数学老师可不简单,他的名字叫王维克,这老王是个海归,而他的老师是居里夫人。王维克从华罗庚潦草的数学作业本和考试答卷中,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,于是到了期末的时候,他告诉华罗庚:你不用考试了,我给你100分。但是我得给你布置个作业,我给你三本书看,你拿回家做那里的题目。这三本书是《大代数》、《解析几何》和《微积分》。对于初二的华罗庚来说,这明显超范围了,但他却并不认为有什么难度。

1925年,初中毕业后的华罗庚辍学在家,1927年便与吴筱元结婚了,1928年,华罗庚不幸患上伤寒,落了个左腿残疾,从此辍学生华罗庚开始刻苦自学数学。虽然是自学,但也不要紧,1930年,年仅20岁的华罗庚便在上海《科学》杂志上,发表了他的成名作《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》,指出了苏家驹《代数的五次方程式的解法》一文中的错误,一时间,华罗庚名噪天下。

很快,华罗庚的论文引起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,在他的竭力推荐下,华罗庚于1931年进入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理,说是助理,其实就是打杂,摆摆书、打打字、扫扫地。但是打杂也是好事儿,华罗庚的身边有当时国内一流的数学家,图书馆里更有中外数学书籍和期刊,华罗庚是如鱼得水,拼命地学习。1933年,在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主持下,华罗庚被破格提拔为助教,1935年又被提拔为讲师。在清华的4年间,华罗庚先后在欧美、日本等数学杂志上,发表了十几篇数论方面的论文,并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瞩目。

1936年,26岁的华罗庚获得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资助,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去剑桥大学进修,数学大师哈代对华罗庚说,你可以用两年时间获得博士学位,而一般人需要3年。但华罗庚则表示,他来到剑桥是为了求学问,而不是为了求学位。当年中国的大师就是这么朴实。

1937年,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进犯中国。1938年,华罗庚毅然回国,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教授,时年年仅28岁。在昆明,华罗庚与年长他10岁的闻一多同住一套房子。闻一多一家8口,华罗庚一家6口,两家人隔帘而居。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,无论春夏秋冬,在同一屋顶的两盏小油灯下,两位自甘清贫、愤世嫉俗的大师,一治文史、一治数理,共同挺起了民族的脊梁。正如华罗庚所写的一首诗:挂布分居共容膝,岂止两家共坎坷。布东考古布西算,专业不同心同仇。

在这段时期,华罗庚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,在1941年,他完成了第一部数学名著《堆垒素数论》,讨论了华林问题、哥德巴赫猜想等等。同时,他也把自己的研究领域由数论扩充到群论、矩阵几何学、自导函数论和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。

微信截图_20200106102307.png

抗战胜利后,应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,华罗庚于1946年2-5月,在苏联做了3个月的学术访问,其间,《堆垒素数论》的俄文版获得出版。

1946年7月,华罗庚同李政道、朱光亚等人,在上海登上“美格将军号”前往美国访学。在美国,华罗庚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任教授,在数论、代数与复分析等方向,都做出了大量卓越的研究成果。

1949年10月,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,华罗庚喜大普奔。1950年3月,华罗庚携全家回到北京。在归途中,他发表了致全体中国留美学生的公开信,在信中他说:朋友们,不一一道别,我先诸位而回去了。梁园虽好,非久居之乡,归去来兮!为了抉择真理,我们应当回去;为了国家民族,我们应当回去;为了为人民服务,我们也应当回去;就是为了个人出路,我们也应当早日回去,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,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和发展而奋斗!

回国后,华罗庚的第一个职务是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,1952年7月,又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。

华罗庚幼年失学,所以他把培养人才看得十分重要。他是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竞赛活动的热心创始人和组织者,我想我们小时候也是因为这个认识了华罗庚。他为青少年撰写了《从孙子的“神奇妙算”谈起》、《从祖冲之圆周率谈起》、《从杨辉三角谈起》等通俗读物。他亲切地对青年一代说:我希望你们在和煦的东风里,在初升的太阳照射下,出于蓝,胜于蓝。

当然了,个人命运总要受到时代的左右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中,华罗庚也曾受到批判和冲击,但由于毛泽东、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特别关照,较之中国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,华罗庚可以算是一个幸运儿,受到了特殊的保护。

从1964年起,顺应当时应用数学开始渗透到科学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大潮流,华罗庚行程20余省,深入工厂和农村,推广“优选法”和“统筹法”,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,也摸索出了一条发展我国应用数学的新道路。

文革结束后,1978年,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家副院长。年近古稀的他,再度远渡重洋,应邀到欧美各国访问和讲学。在访问期间,有一次,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采访华罗庚,问他准备了多少题目,华罗庚说,我准备了10个领域的数学问题,哪个大学以函数论著名,我就讲函数论;哪个大学以偏微分方程著名,我就讲偏微分方程。梁羽生大吃一惊,你这也太狠了啊,艺高人胆大啊。华罗庚说,我不是艺高人胆大,而是我一贯主张弄斧必到班门,这样才能有所进步。梁羽生一想,这不就是大侠么!华罗庚的此次出访获得了巨大成功,1983年,联邦德国出版了《华罗庚选集》,收集了他的48篇论文。

至此,华罗庚的学术生涯可谓光彩夺目,他创立了“华不等式”、“华方程”、“华算子”、“华定理”,乃至“中华数学学派”。

1985年3月,华罗庚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,他积极参政议政,频繁从事各种国事活动和科学活动。6月3日,他应邀访问日本,为了准备6月12日的学术报告,11日晚上他一直工作到深夜两点才入睡。

1985奶奶6月12日下午4时,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报告厅为日本数学会做学术报告,他先用中文讲,然后由翻译译成日语。后来讲到专门数学问题时,他征求了会议主席和听众意见,改用英语讲。他越讲越兴奋,讲得满头大汗,把上衣脱了、领带解开继续讲。在暴风般的掌声中结束了一小时的演讲后,华罗庚刚坐下来便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离世。一颗蜚声国际数学界长达半个世纪的巨星陨落了。噩耗传来,举国悲痛。

但我想,华罗庚没有遗憾,正如他晚年时曾写道:力竭也,但斗志未衰,战士在沙场幸甚。这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。也许,评价华罗庚,再没有比他自己当年慷慨陈词的那句话更为合适的了:一心为人民,慷慨掷此身!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版权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
本文标题:华罗庚是什么家,一心为人民,慷慨掷此身 - 自然之谜
本文地址:www.ruicheng5.com/zyzm/3172.html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